2024年,乐都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化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中央定点帮扶决策部署,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一步加强与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的沟通联系,依照中央定点帮扶协议,强化责任落实、优化结对关系,用好用活中央定点帮扶资源,全年投入信达帮扶资金2000万元,围绕助力“五大振兴”,巩固“两不愁三保障”认真谋划,实施了包括产业发展、人才培训、文化振兴、生态建设、组织振兴、“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的六类26个项目,重点支持农业产业发展、耕地保护、住房安全等,有效助力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一、聚焦特色优势,促进产业振兴。按照“产业兴旺带动乡村振兴”的要求,深挖资源优势,精准对接需求,投入帮扶资金247万元,实施异地搬迁后续产业园改造提升,专业合作社、特色种植产业发展扶持等项目,有力支持产业合作社发展;有效宣传提升农特品牌知名度,拓展市场份额;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拓宽就业渠道。
二、聚焦创新模式,促进人才振兴。重视人才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利用信达帮扶资金项目,进一步加大人才培训项目支持,对全区基层党支部书记、乡村振兴人才及致富带头人开展主题教育和党建培训,对教育、卫生、电商、金融等技术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专业培训,促使基层党务人员、专技人员等进一步解放思想、拓展眼界、优化作风,全年累计完成60名电商从业者、“金惠工程”志愿者以及金融人才培训,进一步提升电商从业者、金融人才的业务素质,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支持。开展基层组织人才培训超12批次,培训基层党支部书记386名、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298名、村级组织后备人才暨农村致富带头人近200人,进一步强化基层组织人才业务素质,为乐都组织振兴注入活力。
三、聚焦乡村特色,促进文化振兴。利用结对共建开展多形式文化交流和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支持基层文化服务活动中心建设,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年内投入帮扶资金20万元,实施青海伦缘旅游文化公司帮扶车间补助、海东市乐都区上寨村延安精神传承馆2个项目。
四、聚焦人居环境,促进生态振兴。利用帮扶项目,改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和农村人居环境,提升乡村村容村貌,协助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点、高原美丽乡村示范点,助力和美乡村建设。年内投入300.27万元帮扶资金,实施海东市乐都区撂荒地整治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海东市乐都区下营乡乡村振兴试点村建设项目,在全区20个乡镇(街道)范围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累计对20个乡镇(街道)超150个村进行撂荒地整治达4000余亩。
五、聚焦党建引领,促进组织振兴。进一步优化支部共建关系,根据实际情况和乡镇自身需求,对各乡镇党支部与信达各分子公司党支部对共建关系进行优化调整,确定11个乡的18个村党支部与信达18个分子公司(部门)党支部形成支部共建关系。按照“以共建促党建、以共建促发展”原则,进一步加强支部共建力度,利用好信达“党建+”帮扶品牌优势,让基层党组织成为乡村振兴之路的“引领者”。
六、聚焦短板弱项,持续巩固脱贫成果。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合理调配帮扶资金,利用帮扶项目补好短板弱项,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聚焦“两不愁三保障”重点工作,强化医疗、教育、住房、饮水安全保障等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帮扶资金1362.37万元,实施农村住房改造提升工程,消除农村房屋住房的安全隐患,改善农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的住房条件,提升了农村居民的安全感和幸福感。